新生兒及早產兒頭號殺手壞死性腸炎威脅可望有解國內七所醫學中心共同進行的研究發現,越早餵食嬰幼兒益生菌,有助降低壞死性腸炎發生率及死亡率。特別是早產兒,主持研究的中國醫藥大學小兒科兒童醫學中心教授林鴻志建議,最好出生四小時內立刻餵食益生菌,越早吃效果越好 

  歷時三年,國內七所醫學中心針對五百名早產兒進行研究,結果發現,經早期餵食益生菌後,不論發生壞死性腸炎的早產兒人數或死亡率都大幅降低一半以上,效果比抗生素或開刀治療還好。 

  林鴻志表示,壞死性腸炎是新生兒最大的健康威脅,發生率約在5%至14%不等,症狀包括腹脹、血便,嚴重者會惡化成腸穿孔、腸破裂,即使開刀切除治療,癒後的生長發育也會大受影響。體重在一千公克以下的小小巴掌仙子,發生率近二成,死亡率更高達三至四成。 

  益生菌有助降低壞死性腸炎發生,林鴻志說,這項研究證實只要在母奶或配方奶中加進比菲德氏菌、乳酸菌,並在一出生後立即餵食,可達預防作用。確切的作用機轉目前仍不清楚,但關鍵可能就在新生兒的腸道環境。臨床觀察顯示,早產兒的腸道往往缺乏益生菌,卻充斥大腸桿菌或克雷伯氏菌等壞菌。 

   林鴻志解釋,一般新生兒出生二至三天後,腸道會自然有益生菌保護,抑制壞菌,同時分泌可殺菌、調節免疫的抑菌素,但早產兒卻不同,通常需要出生一個月後,腸道裡才看得見這些益生菌的蹤影,這段空窗期,讓壞死性腸炎有機可趁。 

  林鴻志建議,早產兒只要生命徵兆穩定,最好出生四小時內立即餵食益生菌,且越早吃越能降低壞死性腸炎機率。目前有些報告也認為一般嬰幼童調節免疫、預防過敏,也可在出生後每天攝取含有比菲德氏菌達十的九次方的益生菌。 

  益生菌種類繁多,該怎麼選?林鴻志強調,國內或國外的臨床實驗都顯示,比菲德氏菌效果最好,只要挑選經國家認證、有實驗證據作基礎的益生菌種,對預防過敏、感冒甚至減少肥胖等都有助益。

 

【中國時報 陳鈞凱、李盛雯╱台北報導】2010.10.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三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